击,其残余部队虽撤退到渡岛半岛南部狭长地带继续顽抗,但是距离最后败亡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了。在这一时间段里,战场推进最缓慢的,仍旧是在中路执行进攻任务的苏军部队,复杂的地形让这股苏军吃尽了苦头,部队伤亡大、武器弹**消耗量高、后勤补给困难等等等等,这一系列的难题堆积在一起,令他们每天前行的距离少的可怜,有的时候甚至战斗一整天,才能向前推进三、四公里。不过多少让人感觉欣慰一点的,就是他们已经拿下了日军重兵设防的旭川,并在十胜川的中游位置打开了一个缺口,向清水方向延伸出了一个重要的突出部,从而,将在这一线抵抗的日军兵团分割成两个无法兼顾的集团,为下一步的战役计划开了一个好头。北海道的战局发展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用崔可夫的话说,那就是他们有把握可以在十一月初,彻底结束北海道的全部战斗,并发起对本州北部地区的进攻。当然,在苏军迅猛进攻的同时,在九州岛活动地英美盟军也没有停下。他们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赶上苏军的进攻进度。就在苏军结束札幌战役的同时,美英盟军连克九州重镇熊本,全歼了日军盘踞在该地区的四个师团。同时,他们的后续攻势,也正在向本州方向推进。楚思南知道美国人和英国人为什么要不惜代价的加快战争进度,很显然,他们是在尽一切努力争夺地盘,争夺地盘?没错,就是争夺地盘。诚然。日本的国家版图很小,资源也不丰富。但是从全球战略角度来考虑,这四个岛屿构成的弹丸之地。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点。美国人也好,英国人也罢,都不可能放弃对这个地方地控制,反过来说,苏联人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一段时间,楚思南通过安全委员会的谍报了解到,为了遏制住苏联在日本地势力扩张。罗斯福和丘吉尔已经进行了数度磋商,他们最终决定按照处理德国的模式,在战后将日本划分为几个区域,并由相应地国家分区占领。当然,分区占领这一手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只不过这一次对于罗斯福和丘吉尔来说。问题稍稍的具有了一点复杂性,那就是苏联人在日本战场的推进速度有点快。现在,苏军已经基本占有了整个北海道。他们的第二波攻势即将对本州展开。毫无疑问,苏联人打下来的地方,要想再从他们嘴里抠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至少在美英苏三国划分的基础上,苏联人是不会将他们地胜利果实吐出哪怕半个干核的。那要怎么办呢?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放到什么时候使用都无比准确。在经过一番协商之后,他们想出了一个基本可以实行的方法,那就是加大享有战后日本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