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斯基去世的这个关头,对于聚集在红场上的那些苏联人来说,这是唯一能够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消息。诚然,这个黄皮肤的男人不属于大俄罗斯民族,但是这一点现在没有人会去在乎,因为正是在这个黄皮肤的男人领导下,曾经那在德国人面前不堪一击的红军。完成了从溃败到防守,再从防守到反攻的一系列转变。毫不客气地说。如今前线上那种顺水顺风地局面,同这个男人的出现密不可分。当然。这个男人如今还很年轻,但是这一点同样没有人去在乎。每一个苏联人都知道,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男人在政治上的一系列举措,对于自己、对于每一个苏联公民来说,都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这个男人。也许现在那苛刻地食物配给制仍旧在延续,那动辄就给人扣上叛国、白匪残余帽子的暴政也仍旧在延续。有人认为要想赢得民众的支持很难,但是实际上这要比想像中容易得多。无论在哪个国家,面对哪一个人种,作为政客的一方,只要能够让自己的民众填饱肚子。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他就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他就是人们心目中地伟人。甚至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按照图哈切夫斯基殡葬程序的安排,护送棺柩的队伍,要步行绕克里姆林宫一周,然后在宫墙外的墓地举行下葬仪式。克里姆林宫占地广阔,这一周绕下来绝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当然,这份不轻松也不是普通人所能够享受地,有资格进入送葬队伍的,都是苏联党政军内的高层,像级别不够地,就根本无法享受这一段送葬路程。作为安全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更极有可能是这个部门未来第一掌控者的吉尔尼洛娃,自然也身在送葬的政府官员行列中,而且在这次葬礼中,她的身份也不仅仅是一名出席葬礼的政府官员,同时还是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面无表情的迈步走在队伍中间,吉尔尼洛娃用冷淡的目光不断的打量着四周那些面带悲怆的人们,对于图哈切夫斯基的过世,她的心中绝对没有丝毫的悲痛,与此相反,这一天对她来说已经等得太久了。而且她也相信,就在这支送葬的队伍中,有不少人,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人,都抱着和她差不多的心情。诚然,图哈切夫斯基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国家领导人,但是面对权力,无论你这个人品格多么高尚,只要拦住了别人前进的步伐,那就是一个障碍,让人觉得死得越早越好的大障碍。所谓对伟人的眷顾与怀念,只会存在于普通人的心里,毫无疑问,这些普通人不可能真正参加图哈切夫斯基的葬礼,而对于这些真正能够站在送葬队伍中人来说,他们更多的心情恐怕还是欢喜呢。真正缅怀死者的人,被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