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四路、大兵团集群化扫荡式进攻的策略,一方面是由于私心内对日军的仇恨,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在西线对德作战中的影响。在西线对德的战争中,苏德双方展开的无疑都是大兵团硬碰硬的较量,基于这种作战方式,双方往往针对某一地区集结重兵,你来我往,进如潮水一般一哄而至,退亦如潮水一般轰然而溃。优势兵力条件下的迂回、钳形合围、突击反突击,这些就是大兵团平原作战条件下常常运用的作战方式。在西线指挥作战近两年,楚思南在不经意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作战的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式同样被他带到了远东、太平洋战场。以大规模的空军突袭首先打掉日军的防空能力,利用海军的潜艇部队实施大范围的海域封锁,从而打掉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这两步作战安排,无一不体现出那种大规模兵团作战的思维。而对这一作战思维体现最明显的,还是四个线上进攻的安排 ̄ ̄楚思南之所以这样安排,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压缩日军在满洲的防线,与此同时,由一线、四线方面军实施战略迂回,并最终对满洲日军实现大范围的合围。真是由于这种既定战式的影响,楚思南才由不得任何一个方向上出现问题,各个方面军的同步压进,才能发挥出这种战术的最佳效果。但是,现在问题出现了,由于日军长期经营的要塞易守难攻,四线方面军按照原定计划向前推进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被迟滞下来,说实话,在罗米佐夫说出这番话之前,楚思南并没有去考虑自己的既定战术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而今,他心动了,他开始考虑自己预先定下来的作战方针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而倘若真有问题的话,那又该如何去修改呢?就在楚思南皱眉沉思的时候,克雷洛夫和罗米佐夫两人感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尤其是罗米佐夫,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自己最为需要的是什么。事实已经很明显,如果楚思南不是那种能够听进建议的人,那么接下来,他罗米佐夫就肯定要遭殃了。三人在不同的心情中沉默了四五分钟的时间,楚思南忽然在地图面前蹲下了身子,他先是仔细查看了一番地图,然后才摆摆手示意身边的两人蹲下,同时说道:“罗米佐夫同志,你继续,说说看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克雷洛夫与罗米佐夫对视一眼,他们在这一刻,都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那种如释重负的欢欣,同样的,也直到这一刻,两人才发觉,就是那么一会的功夫,他们彼此内里贴身的衣服,已经完全被冷汗打湿了。“将军,”拉着克雷洛夫在楚思南的身边蹲下,罗米佐夫稍微考虑一下之后说道,“鉴于满洲地形的复杂情况,以及敌我双方在武器装备、投入兵力上所存在的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