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胃口的话,让钱儿给你找点儿山楂开胃。”
沈七见这两人来了以后,韩琛立即改变了态度,心里便不开心起来,觉得韩琛在乎她们的感受更胜过自己。明明两个人好好的,却忽然多出这么两人来,显然没有韩琛的意思,她们是不会自己从京城到兰陵的,沈七越想越气,站起来扭头就走。
钱儿跟在沈七的背后追着,“主子。”
“他追来没有?”沈七在乎的是这个。
“没有。”
沈七气呼呼的坐在榻上,“去查一查这两人什么来历。”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沈七忌讳的倒不是她们,只不过看那罗氏先生了孩子,总是不顺眼的。
(接上文)
钱儿的手脚倒是麻利,半下午就把消息收集回来了,“那罗侧妃是王府的丫头出身,后来王爷将她收了房,在京城王府里上上下下的事情都是她在打理。”
沈七皱着眉头,这样的人倒不好对付了,大约是从小跟在韩琛身边,情谊非同一般,“那赵氏呢?”
“赵侧妃的家里是从商的。”钱儿有些不肖,士农工商,商人一向是最被人瞧不上的。
“是邺城赵家吗?”沈七出声问。
“正是,主子你都知道了,还让钱儿去查什么啊?”
其实沈七也是听了钱儿说赵妃是商人出身才开始猜想的。刚才看韩琛与那两位相处的样子,看他与他的孩子子充的对话,那都是家风甚严,而韩琛这么多年不曾娶正妻,侧妃不过两人,可见其对娶妻纳妾之事极为慎重。赵氏凭借商人之女能够成为侧妃,估计来头也不小。这姓赵的,也只有东华邺城赵家最为知名,乃是东华第一大商。
沈七想了想,总觉得在“钱”之一字上,韩琛极为较真,整个王府上下都十分节俭,而他还特地与邺城赵家联姻,恐怕钱对他极为重要。
沈七不想去想韩琛敛钱背后的原因,但她大约猜到,要讨好韩琛,估计还得在钱这个字上作文章。
到了晚间,沈七久久等不到韩琛回屋,却听见门外一个小厮道:“王爷请王妃先休息,王爷说要考校小公子的功课。”
“知道了。”钱儿给了几个铜板与那小厮。
沈七在屋子里也早听见了,气得立马炸了,什么考校功课,只怕是要和那罗氏温习功课才是。沈七咬着下唇,“去罗氏的侧院。”
“主子,你这是做什么呀,就算,就算王爷在那屋里歇息,那也是该的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