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内实现小规模量产,向北对此还是感到相当欣慰的。
\n
但向北依然派出谍报人员远赴海外,重金聘请发动机相关技术人员,向北不想长期受制于人。
\n
最为关注的化工厂,如今也如他所愿顺利地投入生产,并成功产出了第一批氮肥和钾肥。
\n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向北对此充满信心,他坚信用不了多久,同盟军就能将枪杆子和饭碗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n
毕竟,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并非长久之计,就如同未来的芯片产业一样,随时都可能面临被他国卡脖子的风险。
\n
因此,发展本土的工业生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n
在众多项目中,水泥厂的进展可谓是最为迅速的。
\n
不仅如此,全省范围内的公路建设也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n
然而,就在一切都看似顺利的时候,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却突然摆在了向北面前——战俘数量竟然不够用了!
\n
想当初,***万的战俘被分配到各个企业和工地时,大家都觉得应该足够了。
\n
可谁能想到,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n
经过一番统计,向北惊讶地发现,这些战俘的数量根本无法满足所有项目的需求,其中缺口最大的三个地方分别是煤矿、水泥厂和公路建设工地。
\n
更糟糕的是,由于战俘数量的不足,一些部门甚至已经开始降低战俘的淘汰率,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n
面对这样的局面,向北意识到,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去抓捕更多的俘虏回来,以填补这一巨大的劳动力缺口。
\n
根据既定的大战略方针,陈向北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