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因为这些士兵对于日军的暴行有着切肤之痛,他们对于管理战俘可能会有着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n
而对于各地区战犯管理所的所长人选,向北则决定优先由金陵招聘的军官来担任。
\n
这一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n
尤其是那些祖籍金陵的军官们,他们纷纷踊跃报名,希望能够有机会担任战犯管理所的所长。
\n
向北深知没有比他们这些人,更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的了。
\n
因为这些军人,无论是家人或是亲戚,总有人在那场屠杀里遇难。
\n
向北给他们提出的唯一要求,便是每个月的死亡名额。
\n
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一万人口中,每个月必须要有一百人的死亡名额。
\n
也就是1%如果无法完成这个任务,那么相关人员将会被扣除整整三个月的工资。
\n
这一下山东的基建问题彻底解决了。
\n
随着同盟军在徐州取得的巨大胜利,这一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n
各地纷纷发来贺电,对同盟军的英勇表现表示热烈祝贺。
\n
令人惊喜的是,不仅有官方的贺电,还有许多民间组织自发地为同盟军捐款捐物。
\n
这让向北感到非常意外,他原本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发生。
\n
在赵小棠的建议下,同盟军决定顺势而为,创立一个专门的同盟军捐助总会。
\n
这个总会将负责管理和分配来自各方的捐赠物资,确保它们能够最有效地用于支持同盟军的事业。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