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在大秦疆域内流动,对于弥合他们观念中的地方分歧亦将大有裨益…”
\n
听完这番话,嬴政略感讶异,觉得似乎颇具见地。
\n
肖燃接着比喻道:“倘使民众被束缚在各自的地域,各处的财源便如同一个个孤立的小水塘,纵然内部有些微流动,充其量不过是泛起些许涟漪罢了。”
\n
“可一旦将这些小水塘相互贯通,地方经济便能如条条支流汇入大川,循环流转,其势足以形成排山倒海之力;对大秦来说,是选择那些近乎死水的小池塘,还是渴望拥有能汇聚成滔滔不绝江河、甚至最终形成浩瀚汪洋的活水呢?”
\n
肖燃的比喻令嬴政心中一震,这番言论确有启发之效。
\n
倘若真能达到如此境地,那么或许…
\n
肖燃语气清晰地强调:“财富唯有在不断流转中方能显现其真正价值,否则便与一潭死水无异,永远仅限于那固定的容量…”
\n
嬴政静默片刻,徐徐提出疑虑:“假使经商利润丰厚,民众看到后必定争相模仿,届时田亩恐遭荒芜,人人都去从商,那么土地由谁来耕种呢?”
\n
“没有了田地,就意味着没有了粮食;没有粮食,国家根基便会动摇,此乃撼动国本之忧…”
\n
这正是他最为顾虑之处,一项国策的推行,其牵涉范围实在太过广阔。
\n
倘若普通民众眼见经商能轻易获取巨利,还有谁愿意固守田垄辛勤耕作?
\n
肖燃语气坚定地回应:“务农有田赋,经商自然也应有商税;陛下可颁布政令,适当提升商税税率,同时减轻农业税负,民众权衡之下,未必就会轻易弃农从商…”
\n
“并且,商业活动越是兴旺,每年从中征缴的税款数额将会愈加庞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