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奉天殿前,洪武十三年的风带着初夏的燥热,却吹不散弥漫在广场上的凝重。天幕高悬,幽蓝褪去,金色文字如同命运的判词,冰冷地揭示着后世子孙对太祖铁律的背叛。
\n
【宣德帝诏:设内书房于大内,择聪敏年少内官入值,命翰林官教习读书写字,以备顾问承旨】
\n
“轰——”
\n
仿佛一道无形的霹雳炸响在奉天殿上空。空气瞬间凝固了。
\n
方才还在低声议论着前朝张太皇太后贤明的勋贵大臣们,如同被扼住了喉咙,所有声音戛然而止。一道道惊疑不定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丹陛之上那位龙袍加身、以铁血手段立下无数规矩的开国皇帝。
\n
朱元璋的脸,在那一刻沉得如同暴风雨前压城的黑云。
\n
他端坐于龙椅之上,身体绷得笔直,宽大的袍袖下,一双骨节分明的大手死死攥住了冰冷的鎏金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翻涌着难以置信的怒火与一种被深深刺痛的失望。
\n
“内书房……教太监……读书写字?!”他的声音从紧咬的牙关中挤出,每一个字都带着冰碴子,“咱的皇明祖训!‘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内臣不得识字!’字字句句,刻在宫门铁牌之上!咱的子孙……咱的子孙!”
\n
他胸膛剧烈起伏,一股被忤逆的暴戾之气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堤坝。
\n
然而,天幕的文字并未因太祖的震怒而停止,反而更加清晰地剖析着宣德帝此举的无奈根源:
\n
【盖因宣德帝在位,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内阁,历永乐、洪熙两朝,资望深重,权柄日隆。虽忠心可表,然皇权受制,宣宗深觉力不从心,朝政大权渐有旁落之忧。为制衡外朝,故需培植内廷亲信,以通消息,掌机要】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