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天幕流转,映出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的山东乐安州(今山东惠民)。肃杀之气取代了齐鲁秋日的晴爽。
\n
画面中,龙旗招展,甲胄森然。
\n
宣德皇帝朱瞻基端坐于骏马之上,虽年轻却神色沉凝。
\n
他身后是如林的大明京营精锐,刀枪在秋阳下闪着寒光,更有一排排黑洞洞的神机铳箭(明代早期火器)对准了前方那座并不算雄伟的城池——乐安。
\n
“陛下!”一名身着绯袍的文官策马上前,面带忧色,“探马虽报城中虚实,然汉王(朱高煦)素来狡悍,恐有埋伏,大军是否……”
\n
“不必!”朱瞻基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猛地一挥手,“传令!加速前进!直抵城北!”
\n
令旗翻飞,马蹄如雷!庞大的军队如同移动的山岳,带着碾碎一切的威势,迅速推进至乐安城北!神机营将士立刻列阵,沉重的铳口、闪着寒光的箭簇,齐刷刷对准了城头!肃杀之气瞬间凝固了空气。
\n
城头上人影晃动,显然已被这迅雷不及掩耳的兵锋所震慑。
\n
“陛下!贼势已沮,军心浮动,请即攻城!一鼓可下!”数名将领按捺不住,纷纷请战。
\n
朱瞻基却缓缓摇头,目光如炬,扫过乐安城头:“不急。先礼后兵。”他沉声道:“敕谕汉王朱高煦,令其自省其过,出城请罪!”使者持敕书飞马至城下,然而城门紧闭,杳无回音。
\n
“放箭书!”朱瞻基眼中寒光一闪,再次下令。
\n
无数绑着谕令的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入城中!谕令上白纸黑字,痛陈朱高煦悖逆之罪,申明朝廷大义,更关键的是,明确晓谕城中军民:“胁从罔治!擒献首恶者赏!负隅顽抗者——诛!”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