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作马牛。他朱元璋,管得了洪武十三年,管得了那尚未发生的永乐、洪熙、宣德吗?
\n
丹墀之下,太子朱标同样仰望着天幕。他看着宣德帝朱瞻基那沉稳如山、指挥若定的气度,看着那支在他号令下如臂使指、气势如虹的大军,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甚至是一丝酸楚。
\n
“若……若允炆……”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朱标心中剧痛,“若允炆能有他这侄儿半分沉稳,半分果决,半分知人善任……何至于……何至于将皇爷爷打下的铁桶江山,将孤留给他的大好局面……败成那副模样?!”
\n
天幕上建文朝的种种荒唐和最终倾覆,如同走马灯般在朱标脑海中闪过。他攥紧了袖中的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唯有这刺痛才能稍稍缓解心中那份巨大的失落和无力感。
\n
勋贵班列靠前,几位须发皆白、久经沙场的老将聚在一处,看着天幕上宣德帝亲征的赫赫威仪,低声议论着。
\n
长兴侯耿炳文,这位以善守著称的老将,捋着花白的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宣德帝虽年少,然此等决断,深谙帝王统御之道!亲征之举,一则震慑叛逆,收拢军心;二则……嘿嘿,”
\n
他压低了声音,“也是将天下兵权,牢牢攥在己手!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啊!永乐爷……在培养继承人上,当真是煞费苦心,棋高一招!”
\n
宋国公冯胜在一旁微微颔首,接口道:“不错。永乐深知太子(朱高炽)体弱,恐非长寿之相。故早早便将太孙带在身边,北征漠南,亲历战阵,耳濡目染帝王心术与军旅之事。此乃为大明江山,预立了两代雄主之基!这份眼光和布局……啧,非常人可及!”
\n
两人的评价,引来周围几位老将的赞同。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n
“哼!永乐爷此招虽妙,却也未必全是首创!”说话的是定远侯王弼,“要我说,他这‘隔代培养’、‘亲授兵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