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法号指向何方神圣?这块布料,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胡濙的最终结论,即将揭晓!广告之后,更加精彩!】
\n
(此处插入虚拟广告:永乐牌跌打酒,漠北将士随身必备!)
\n
胡濙将玉佩和度牒双手捧过头顶,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疲惫与确信:“……臣循此线索,最终于西南边陲,一座名为‘隐龙’的深山古刹中……寻得了踪迹。持此度牒者,法号‘应文’,已于……已于三年前坐化。寺中老僧言,其人……形貌清癯,终日礼佛,不问世事,临终前焚毁所有随身之物,唯此玉佩,被其贴身珍藏……寺后有其衣冠冢……”
\n
他顿了顿,指向那块布料碎片,“此乃……从其圆寂时所着旧僧袍上,悄然剪下……陛下可遣心腹,密验其……是否与前朝宫内库所存御用织锦相符……”
\n
胡濙的声音停住了。他再次深深叩首,额头抵着冰冷的地毯,不再言语。帐内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炭火偶尔的爆裂声。
\n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证据,所有的推断,都已呈于御前。剩下的,只有等待。等待龙椅上那位掌握生杀予夺的帝王,最终的裁决。
\n
朱棣的目光,缓缓扫过胡濙高举的玉佩、度牒,最终落在那块小小的、颜色晦暗的布料碎片上。
\n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他那张被岁月和征战刻满痕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没有狂喜,没有愤怒,没有释然,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沉寂。
\n
烛光在他眼中跳跃,映照出二十一年血雨腥风的过往,也映照出那个曾经温文尔雅、最终消失在宫阙烈焰中的年轻身影。
\n
他沉默着。久久的沉默。仿佛在咀嚼着胡濙每一个字的重量,在掂量着每一件证物的真伪。帐内的空气沉重得如同铅块,压得胡濙几乎喘不过气。
\n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片刻,也许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朱棣缓缓地、长长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