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些事情只有核心的几个人才了解。作为林闻方的秘书长和副官,丁天对这些秘密知之甚详。就在影视基地的地下四层,整个一片机房是专为超大量的信息分析设计制造的。这个机房的规格比起信息产业部交给林闻方做研究用的那个高性能集群强太多了,无论是软硬件水准还是设计理念都领先了至少一代,只是限于没有自己的芯片产业,计算效率似乎还是不能让林闻方满意。好在这个问题似乎快要解决了,天耀集团会从复星集团引入设备,自己建设一个芯片工厂,专门生产专用的智能化计算的芯片,将火羽为首的人工智能的优势推动到极限。
影视基地地下的机群不断吞吐着海量的信息,环形分布的机群最中间,却是一张圆桌。三个终端放在圆桌周围,搞得像是在开会的样子。但事实也差不多就是开会,只是与会者全都是人工智能而已。大量可疑信息被提交到机房来之后,会再次进行分筛。对哪些信息可疑,这边有三组特别的人工智能通过“辩论”来达成最后决定。说是三组人工智能,那是因为能力出众的火羽总是随侍林闻方左右,辅助他进行各种工作,并保障他的安全,一直在主干网里到处游荡,不来进行这些繁琐的信息分筛的工作。担负分筛判断的都算是火羽的下一代:领衔者,赫然是虚拟偶像明星之一的邢襄。另外两个,一个名为文毅,一个天瞬。邢襄是典型的都市女性的性格,哪怕在这套系统里也是这样:她细致、谨慎,但能下得了决心,有时候有些穷追到底的八卦恶趣味,在这三个智能中,有争执不下的情况,则以邢襄的意见为归依。文毅设定成了严密、重视逻辑事实的刻板性格,而天瞬则是另一个极端:攻击性强,重视事件在整个序列中的作用,积极尝试行动介入。
这三个人工智能到底如何进行辩论,丁天从没搞明白过。那些底层程序太高深了,丁天虽然有点功底,但完全没弄明白。但从这三个人工智能提交的各种信息分析报告来看,显然林闻方已经完全领会到思考和辩论的真谛了。整个系统不仅能够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准确找到那些危险的潜流与小漩涡,也能够对那些重大的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回溯,从中发现可能会被忽略的关键节点。系统对发生在联邦的两次游行示威活动的全方位回溯,就挖掘出了操纵人群意志的那些人采用的手法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当一整个人群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被分头追踪,不仅是事件中的表现,也包括他们的身份、履历等等一切,他们即时进行的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