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了新款的出口型机甲,性能全面超越了“甲士”,基本接近了“近卫军”的水准。实际上,在个别指标上比“近卫军”都要好一些。这个新的机甲,就是为了赶着防务展去的,由于事件紧迫,林闻方为了履行和西山集团的约定,甚至亲自出手给这款命名为“极光”的新型机甲设计了核心操作系统,虽然没有采用根据关注深度来调节观察力的程序,但还是采用了一些成熟的技术。诸如情报分析,战场观察等模块,都和“近卫军”等机甲一脉相承,带着浓烈的联邦机甲的风格。
原本德累斯顿的军官团就在联邦参观考察,听闻“极光”问世的第三天,他们就造访了西山集团,对“极光”的原型方案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只要“极光”真的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德累斯顿就将第一批采购不少于一个团的装备,来补充现有机甲部队。德累斯顿现在的想法可不是停留在团级建制上了,他们也想组建自己的机甲师。毕竟德累斯顿和联邦不同,联邦和莫亚差不多是平分了一整个大陆,但德累斯顿却是和一堆中小国家挤在一起呢,互相之间矛盾多多,平时是无所谓,但要是开战了,墨西拿、巴尔尼亚、萨潘等国估计就会乘机动手,机甲部队是最适合进行快速部署的部队,只要使用得当甚至能应付对抗重装甲部队的场面,而一个团的建制,显然不足以让德累斯顿有安全感。
从联邦的外交利益上,当然也希望盟国德累斯顿能强大一些,不但第一时间批准了该项军购备忘录,更是对德累斯顿希望引进一条机甲生产线,自行装备生产,甚至是加入到机甲研发过程中的要求表示可以考虑。生产线的转让不是问题,其实只是一个授权罢了,在制造领域,德累斯顿的实力不比联邦差多少,主要还是在软件、数据链等方面的技术,以及周边的光电系统的技术上,联邦要有所保留。不过,估计四到六个月之后,德累斯顿肯定能够有一条能够生产“甲士”,维修联邦基本所有型号的机甲的能力的生产线。毕竟,很难说到了以后会不会有联邦的机甲部队进入德累斯顿进行作战。
不过,这件事情逐渐落定之后,林闻方觉得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极光”销售情况很好,但西山集团只负责生产,机甲部队的培训等方面,可是联邦军方负责的。而作为机甲训练方面的专家,林闻方在之后一年里不知道为了外出担负培训业务的军官团操了多少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