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文件的这个罪行,如果一旦事发,那可是滔天大罪,当然如果德国胜利了,那也也是没有什么事情的,一切就看张俊指挥的法国战役打的如何了。
“法国战役”的具体计划当然是由总参谋部的那些专业的参谋官来细化和详细了,这些参谋官制定的详细计划当然是根据张俊的法国战役计划来细化的。
张俊虽然没有参与计划的细化工作,但是张俊也并不轻松,现在张俊已经得到元首的授权,可以抽调一切的人力和财力准备法国战役计划,当然这个这段时间生产的储存的坦克和飞机被张俊一股脑儿地捞空了,张俊也不是把这些武器发给党卫军,而是发给国防军,党卫军的武器装备还是主要来自波兰和乌克兰,适当捞点给党卫军也是可以的,虽然国防军有点意见,但是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弹,因为那些坦克和飞机张俊的的确确给国防军。
莫德尔被暂时借调了斯大林格勒前线,职务就是斯大林格勒前线司令,二战德军将领中,曼斯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是德军进攻型将领的代表,同时也不乏防御战大师,其中瓦尔特?莫德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战争后期,哪里出现危机莫德尔就出现在哪里,深受希特勒的重用,多次力挽狂澜延缓了纳粹灭亡的时间,被称为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因防御能力出色,被称为‘防御天才’。莫德尔被普遍认为是防守大师,是二战后期纳粹德国最有能力的将帅,被升为元帅时,中央集团军群有15位将军资历高于他。莫德尔获得防守大师的殊荣,是因为指挥过包括勒热夫突出部在内的三次东线防守战役。
同时莫德尔还是一个敢于为了真理而据理力争的人,“台风”作战期间,莫德尔首次与希特勒发生争吵。1月20日,莫德尔飞抵“狼穴”,请求增派1个集团军支援。希特勒虽同意增援,但命令该集团军在维亚济马东北的格扎茨克集结展开,莫德尔则坚持反攻突破地段选在勒热夫,援军必须在那里集结展开。两人为此争吵激烈。莫德尔对希特勒盲目干预集团军的行动很反感,讥讽道:“究竟谁在指挥第9集团军,我的元首,是你还是我?”他自信比希特勒更了解前线情况,而后者只是依靠地图。希特勒大为震惊,终于同意莫德尔的计划。莫德尔认为,一名指挥官如果失去自主权,被捆在命令上,充其量只能打顺利仗,但永远不能打赢硬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