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出战局发展的十分顺利。
“张总指挥:这是侦察机发回的电报,隆美尔装甲突击群前有大约一个师团的敌人,在大量使用炮弹和炸药,炸出各种大坑,同时发现有大约两个师团避开正面防线,从东西两面对着隆美尔的装甲突击群的后方穿插,另外大量的日军向丹阳城收缩。”
通信员递给张俊一份电报和大量的空中拍摄的相片,张俊看完电报就仔细地查看那些相片,这种空中拍摄的相片能真实地反应日军的兵力部署,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小日本也不可能有精力去“导演”这么一场大的虚假军事调动。
根据这些情报,张俊可以分析松井石根出如下几点:
第一,松井石根的战术安排可以总结为,防御反击,穿插包围,截断后勤。小日本非常管用的招数就是迂回包抄,别的部队也许就怕小日本这招,张俊的七十四军是全机械化军,对后勤的依赖更大,但问题是要小日本有能力击败隆美尔身后的十多万德械师,才能去截断隆美尔的装甲突击群的后勤供应,松井石根太高估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了,就凭日本两个师团,就想在平原击败十多万德械师,那简直是痴人做梦。
对于这条张俊还是做了相应的部署,中央军的88和87两个德械师分别建立防线,阻挡日军的两支迂回部队,36师居中随时准备支援,教导总队三万余人,全力南下,跟上隆美尔进攻步伐,常州城的包围任务全面移交给其他中央军或者地方部队。
第二,张俊判断出松井石根放弃了回击锡登线的打算,根据前线情报,再日军占领锡登线后,日军并没有炸毁锡登线上的永久水泥工事,锡登线在张俊主持修建的时候,只有两个正面才有射孔,而对着战壕的两个方向是没有任何射孔的,日军在淞沪会战第二阶段,再锡登线上可伤亡惨重,要不是有战车联队的支援,伤亡将更加惨重,伤亡这样大还没能突破锡登线,完全是中国军队主动放弃锡登线后,日军才全面占领锡登线的,现在中国军队又夺回锡登线,小日本想轻易突破,那绝无可能,张俊估计松井石根一定后悔死了,为什么自己就没有下令炸毁那些该死的永久工事呢!世界上可没有后悔药卖。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