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到会走路的成长过程。
刚出生的人类婴儿吃饭时需要让人喂,睡觉还得让人哄,如果没有安定的环境,没有人悉心照顾,百分之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婴儿夭折率高得吓人。
反观世界上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是在母亲的肚子里面发育完全之后才会出生。
很多刚刚出生的动物幼崽,立刻就能行走,甚至还会跑会跳躲避猎食者。
可人类的婴儿刚出生时只会嗷嗷待哺,遇到危险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许多人可能都奇怪,为什么抱着婴儿时晃一晃他们就不容易哭?为此还专门发明了摇篮之类的育儿工具?
有一种说法是,摇晃是人类婴儿血脉里远古时期,还是作为猎物时残留的记忆。
他们刚刚出生时只能躺在母亲的怀抱里跟着逃跑。
这个时候发出哭闹声就会引来猎食者的重点追踪,幼儿总比身强力壮的成年人更容易捕猎。
所以凡是在逃跑时还哭闹的婴儿都死在了猎食者的口中,剩下的人也被自然选择。
因此,对比动物幼崽刚出生时的精神抖擞,人类的婴儿似乎根本就没有发育好,十月怀胎的时间或许根本不够。
事实上,人类的婴儿即使足月生育也确实全都属于“早产儿”。
按照常理来说,应该被怀18到21个月,出生21个月的婴儿才能和猴子幼崽刚出生的状态差不多。
理论上人类的最佳怀胎时间就是21个月,差不多两年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