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那就是将大部分的读者都得罪完了,要知道在他的读者之中,也有很多是看了《三国那些事儿》的,可如果不反驳,那就是前面说的话连自己都不支持,无疑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进退维谷,可是以为这样就完了?不,这仅仅只是第一波,随即而来的第二波是陈彦。陈彦作为华夏历史出版物的另外一座山脉,那个影响力比起侯君西也是丝毫不弱的。
“三年前我写的《汉武大帝》第一部一年卖出了一千两百万册,而去年的第二部销量仅仅是六百五十万册也就是第一部的一半,我自认为我的写作能力没有下降,而且经过两年的准备,第二部的水平应当是在第一部之上。那是图书市场衰弱了?并不是这样的,观看悬疑、推理、言情等等其他类型书籍,这几年市场销售的对比,事实上是呈阶梯状的向上增幅的。也就是说,走下坡路的仅仅是我们历史出版题材而已。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可以料到的,历史是多姿多样,可如果说每年都有数千本关于历史的出版物,读者终究会感觉到厌烦,这个时候必须有新的能量注入,拯救历史这个题材。而《三国那些事儿》就是这样一个新能量,谢谢苏作家为历史这一类型注入了新的活力,谢谢!”
陈彦这已经完全可以说跟侯君西是撕破脸皮了,这边侯君西刚刚说了《三国那些事儿》是毒瘤,可是这边陈彦却道谢,这打脸那绝对是“啪啪”响,当然侯君西与陈彦可以说是同一个等级的,因此自然是不惧,你说读者他不敢反驳,可陈彦还不敢?
正好可以打嘴仗转移注意力,正当侯君西这样想的时候,另外一位站出来了——醴泉大学校长曹煜阳。
曹煜阳虽然是没有出过任何历史出版物的小说,可是却出过不少关于历史的学术报告,解决了一些历史上的谜题。再加上作为全华夏历史系最好的大学的校长,本身曹煜阳的话都可以说是代表着官方的话了。
“《三国那些事儿》虽然语言有些恶搞,可是我仔细看了看,在历史大问题之上是没有任何错误的,所以根本就不存有毒瘤这种评价。其实一开始我委托苏作家写历史题材的书时,他说他会用一种诙谐的语言来写,我当时就很迟疑,这种语气不是与历史的沉重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