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人,王府每年能发我三百石”阿巧快声回道:“若能在大人这儿谋个安身处,王府才会停止发放!”
“也就是说,若你没谋到安身处,王府还能继续给你发?”
张学舟补问了一声,这让阿巧一颗脑袋迅速低了下去。
粮食是最稳定也是最有效的货币,大汉王朝的官员们所领取的俸禄都是用粮食做计算,张学舟的年俸禄便是一千石。
一石有百余斤重,张学舟一年能拿到的俸禄值粮食十万斤。
粮食在充裕时卖的钱不多,但在稀缺时是天价,这也是稳固家底最有效的方式。
阿巧的三百石算下来也有三万多斤,足够数十人吃一年的口粮。
张学舟作为太中大夫的年俸禄也只是超了阿巧三倍,阿巧在淮南王府显然不是碌碌之人,而是有不低的地位,甚至于王府承诺兜了底。
兜底这种事极少见,要么是阿巧在淮南王府有亲属关联,王府不看僧面看佛面,从而能做到离开王府依旧有供给,要么就是阿巧对王府还有用途。
“我听李尚说你在长安城有居处?”张学舟继续开口问道。
“在临安街那边有一个小宅子”阿巧迅速点点头应道。
“那挺好!”
简单询问了一句,张学舟很清楚阿巧的亲属关联应该不多。
阿巧的临安街小宅子类似于张学舟在老树胡同的宅子,只是属于商家富人的居处,少有涉及把控权势的官员阶层。
“翁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