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牌牙人,没有专属马车。为了促成这两笔大单,狠狠心自掏腰包雇了马车,载着苏蓉等人满城奔波。
最后,张如英看中城南一间旺铺,带住家小院八十来个平方。签长约五年,年租金本该三十六两,享年付九折抹零头三十二两。
需预缴两年。
这一预缴,张如英手里就没钱了。
也不知张如英怎么和巴阳沟通的,巴阳愿意加入,投资六十两。加上苏蓉出资一百两,张记炊香阁顺利再次在安卫城成立。
苏蓉连看好几家宅子,选定同城南的一处三进宅。好处是离张记炊香阁近,附近有集市,甚至有私塾。坏处是价钱特贵超预期,花了五百两。
苏蓉咬咬牙拿下了。
自此她拥有两辈子第一处的小豪宅。
两单生意,苗牙人一口气挣了十来两银子的中人钱。当了几十年的铜牌牙人,一下子升格到银牌牙人,搬进窗明几净的右厢房办公。
懊恼得当时在左厢房的牙人们,好几个月说起这事,都是捶胸顿足!
他们咋就没看出当时的那一行人,穿得如此破烂,结果是装穷呢?
此后,牙所养成绝不狗眼看人低的良好风气;苗牙人走路带风一整年,乐得见牙花子不见眼。
有这么一笔神奇的交易,够他吹嘘一辈子了。
接下来,还有好处。
苏蓉和张如英在与苗牙人相处的过程中,觉得这位老牙人实在,索性装修、买家具也让其帮忙。
老牙人忙上忙下,实在比较蹦跶不动,索性从投靠自己的子侄中,选了个人品不错的小子,跟随自己当学徒,顺便帮点忙。
就靠苏蓉、张如英这两位客人,他有了坐镇右厢房的底气。而且一旦进入银牌牙人的地位,加上在牙房的资历,自然有源源不断的资源送上门。
苗牙人对苏蓉那是极其感激。能帮的小忙全帮了,也不再额外收费。
他认定了,苏蓉就是他这辈子的贵人!虽说出现得有点晚。
苏蓉忙忙碌碌收拾宅子,还要抽空去看店铺装修,忙得脚跟打后脑勺。两个孩子丢给冬梅带着,吃饭也没时间。
苗牙人看到这情形,随口说两句:“苏娘子,你这新买的宅子如此大,维护打扫自己可干不过来。不如买两个下人使唤,还添些人气。”
古代讲究聚气、聚福。其实宅子太空,房间太大并非好事。
苏蓉想想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