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时之间人人均有不吐不快之感,齐声喊了出来:
“盛世永驻,大明万岁!”
声音直冲云天,似乎要把人们的心愿送达上天知晓一般。
气氛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明的百姓,就是这么容易满足,简单地快乐着。
无数人翘首以待的放榜时刻终于到了。
礼部皇榜下,挤满了无数看榜之人,可若细心的人认真点看,便会发现,看榜的竟无一考生。
这又是为何?
会试不同乡试,来京城赴考的都是举人老爷,老爷自然有老爷的体统,不会跟平头百姓一般在万人拥挤的贡院亲自看榜。
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一般都是在各省的会馆里等着,等着报喜人上门祝贺。
这乃是科举的惯例了,从唐时就有的惯例,一直承袭了下来。
正常流程是这样的:
顺天贡院里的考官们拟出榜单,便会发至礼部盖上大印张贴。
在还未正式贴榜时,便有专业的报录队伍在贡院侯着了。
贡院这边的正榜开始填写名字,报录人那边就先迅速先填了那个人的名字,籍贯,住处.
只要礼部出了一个名字,这边专业的报喜队立即便可行动。
报喜队骑着快马,吹打着唢呐,一路扔着鞭炮,朝士子所在地报喜。
如此一来,既不耽误礼部张榜,又不耽误报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