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哀家知道你勤政,可这江山社稷,终究需要后继有人。端王是你嫡亲的兄弟,他的嫡子,亦是你的亲侄儿,血脉相连。哀家瞧着,过继之事,也该议一议了,也好安了朝野上下的心,更是为祖宗基业着想啊。”
\n
大殿内仿佛被投入了寒冰,空气骤然凝固。
\n
水仙与拓跋常在的攀谈同样定住,她看向上首脸色阴晴不定的帝王,心道:上一世太后在圣寿节上可没提过继之事。
\n
上一世的圣寿节,端亲王妃好像告了病,就连世子也未同来,只有端亲王出席,不久便借口照顾妻子离了宫廷。
\n
对了。
\n
水仙眸光浅浅,察觉到了两世的圣寿节有什么不同。
\n
前一世,她初次承宠后,不过半月便传出了怀孕的好消息。昭衡帝有了子嗣,故而端亲王没有携王妃入宫。
\n
这一次,她每次承宠后都谨慎处理,直到现在还未有孕,昭衡帝仍然未有后继之人,端亲王妃出现在这里之心,昭然若揭......
\n
大殿之中,乐师们的手僵在琴弦上。
\n
所有妃嫔都屏住了呼吸,连端亲王妃抱着孩子的手都紧了几分,眼中闪烁着压抑的激动与期待。
\n
昭衡帝端坐御座之上,冕旒垂下的玉帘遮住了他眼底翻涌的寒芒。他握着酒杯的手指关节微微泛白,玉扳指在杯壁上叩出极轻却令人心悸的一声脆响。
\n
“母后今日圣寿,该当开怀畅饮才是。”昭衡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平静得可怕,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压,“立储关乎国本,非儿戏,更非今日宴饮该议之事。”
\n
他目光转向阶下众臣,瞬间转移了话题,语气陡转,“今日乃太后千秋,普天同庆。诸位臣工,可备有新奇贺礼,博太后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