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橘子水分真足,替我谢谢阿姨啊。”
\n
“吃人嘴短”,在杨明的软磨硬泡下,赵明讲起了自己和老沈在唐山与当地恶霸对峙的经历,到底是新华社的笔杆子,只需要稍加组织语言就能做到跌宕起伏且gaochao不断,听得杨明全神贯注,连背后一群人簇拥着走来都没发现。
\n
“都聚一聚,武主任和罗主任来看大家了。”
\n
领头的是郭坤,作为队长的他平日除了要完成训练,还得兼顾物资筹备和行政对接的工作,可谓是整个考察队最忙的人。
\n
有他介绍,三三两两坐在跑道旁的队员们也明白来了大领导,赶紧爬起身子快速列队,那整齐划一的动作简直就是这几天训练成果的最佳证明。
\n
两位主任的讲话并不长,除了叮咛嘱咐队员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安全外,就是转达全国各地人民对于此次赴南极考察的殷切期盼。
\n
其中有几件礼物引起了赵阳的注意,一是一大箱信件和红领巾,它们来自各民族的少先队员,郭坤随意拆了一份信朗读,字里行间的希望和鼓励格外真挚,让不少女队员悄悄抹起了眼泪。
\n
还有两瓶白莲花酒则是来自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的学生,他代表八三届全体研究生表态,说时刻准备着投入南极科学考察中去。
\n
礼物中相对比较“贵重”的是一批手表,表面圆盘上还印着南极洲的地图标记和“海鸥”的品牌名,它们由天津手表厂在短时间内专门设计和生产,并由厂长代表全场职工专程送来北京。
\n
另外还有一些书画和雕塑,作者的身份虽有不同,但其中蕴含着的鼓舞和激励却都那么饱满,让队员们的斗志愈发高昂,大家伙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马就大干一场。
\n
“同志们,这次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工作并建立长期考察站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就像你们看到的一样,考察队并不是在孤军奋斗,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将成为你们的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