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路窄
萧夏穿越后,一直就在江都城的西北角一带活动,活动半径只有一里左右,虽然出了两次城,但北城门距离武馆很近。
实际上,江都城真正的繁华地带他都没有去过。
次日一早,萧夏揣了几两银子,出门逛街去了。
按照萧祝融提供的线路图,他很快看到了红黄相间的冠云大酒楼。
好像老六下午就在这家酒楼当伙计。
这一带的人明显变多了,两边都是密集的商铺,花色款式繁多的招牌和旗幡挂满了头顶,各种各样的货物在商铺内堆积如山。
还有酒馆、客栈、青楼、赌馆等等,十几个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子倚在花桥上娇声向他招手。
还真是‘年少青衫薄,匹马过斜桥,满楼红袖招。’
莺莺燕燕的笑声让萧夏脸红心跳、血脉贲张,忍不住摸了摸口袋中的银子,自古文人多风流,对吧?
可是又看看自己细胳膊细腿,还是算了吧!
一个十四五岁的身躯里隐藏着二十几岁的灵魂,这种心理和生理的落差滋味不好受啊!
走过冠云大酒楼,他一眼看见了斜对面的县衙,便快步走上去。
虽然之前他来过县衙,但他是躺在大车内,并没有见到县衙的真容。
现在他才
冤家路窄
掌柜微微笑道:“纠正一下少郎,书是论卷,不是论本。”
“啊!我习惯了。”
“不知少郎是要拓印书,还是手抄书?”
“要字写得好一点的,要楷书,有现成的吗?”
“有好几个抄书人写的,字都写得很不错,我拿出来给少郎挑选。”
萧夏付了五分银子,拎着一个很大的书袋子出来了,用粗布缝制的,里面装得满满当当。
五分银子不少了,能买三百斤麦子,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五百元钱。
由此可见文具和书都很贵,要想学有所成,不说读书破万卷,至少也要破千卷,还有文房四宝这种昂贵的耗材,更不要说天价的名师学费。
所以刚才聊天中,书铺掌柜给萧夏估算一下,要想从县学读书读出来,十年寒窗至少要花费上千贯钱。
一般的人家哪里负担得起?所以贫文富武这个词也并不恰当,至少在战乱刚结束的隋朝不恰当。
绝大部分贫寒人家子弟只能一天复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浑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