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境之下不入流,九境又称伪仙,与真仙相对应,而真仙境界则被称为第十境。
至于仙人之后的境界,在过去还有意义,在这个末法时代已经成了缥缈的传说。
李青霄如今是三境的修为,比清平会丁等成员稍强一点,在道门的鼎盛年代不算什么,可在如今的世道,已经算是好手了。
李青霄回到屋内,掏出齐大真人塞给他的那个卷轴,自自语道:“这年头还用卷轴?太复古了吧。”
然后李青霄将卷轴展开,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其实是一幅画,只是画轴短了一点。
写字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画卷自然也是从右往左看,整幅画除了最右端的开头位置,其余位置全部被一层迷雾笼罩。
也许有人要问了,既然都被迷雾笼罩,李青霄凭什么断定这是一幅画?
因为开头位置写了三个大字:天变图。
在三个大字旁边还有十几竖行注释的小字。
大概意思是作画之人汇集了古今中外的许多资料,以及其亲身经历,最终完成了这幅画卷,总共记载了九个天外异客。
李青霄看到“天外异客”四个字,不由心中一跳,因为他就是招惹了所谓的“大荒天”,才会被污染,甚至他父母的死因也与这个“大荒天”有关。根据齐大真人所,“大荒天”就是天外异客。
万幸这九个天外异客的图像此时都被迷雾笼罩,只能看到一个模糊剪影,应该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紧接着李青霄又发现“天变图”上还存在第二个笔迹,第一个笔迹当然就是“天变图”的作者,而第二个笔迹更像是批注,两人的观点截然不同,这也不稀奇——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天变图”的作者将这九个存在统称为“天外异客”,而批注之人则称其为“域外天魔”,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说明这些特殊存在并非来自人间,而是来自天外。
李青霄怀疑批注之人就是齐大真人,不过又觉得不像,因为从笔迹来看,虽然谈不上多么好看,但雄浑有力,气质上与齐大真人的轻佻性子完全不同,似是一个男子。
念及于此,李青霄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他不是来学“太上感应法”吗?怎么成了“天变图”?
难道是齐大真人给错了?堂堂太上掌教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吧?
不死心的李青霄又把“天变图”上有字的地方全都看了一遍,终于彻底死心,别说“太上感应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