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在场的人眉头纷纷皱了起来。
剑尖尾枪乌贼,也就是平常说的鱿鱼,又称小管。
这种海货,是典型的费力不讨好的鱼种之一。
但凡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都不会去选择捕捞剑尖尾枪乌贼!
一旁的江勤民满脸凝重。
他捕捞过剑尖尾枪乌贼,但也只是捕捞了一网之后,就再也没碰过这种鱼。
剑尖尾枪乌贼的习性是昼伏夜出,想要捕捞就得晚上出海。
他们这些老渔民,在没有探鱼器的时候,只能靠观察海水的颜色,判断水下是否有鱿鱼群,鱿鱼多的地方,海水会发黄,这种行为就被大家称之为看“老黄历”。
晚上的海上,能见度很低,经常看不准位置,白忙活一晚上,是常有的事情。
运气好,定位准确的话,他们还需要用煤油汽灯或者马灯,来诱鱼,灯光范围小不说,还需要频繁的添油打气,往往刚聚过来的鱿鱼,被灯一晃,全都吓得喷墨跑了。
老渔民常说,鱿鱼的胆,都是玻璃做的!
最后就是网兜的问题,他们所用的网,都是粗棉线织成的,网眼两三厘米大小,鱿鱼的须子稍微碰到一点,就会直接被缠住,导致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的情况,堵住了网眼,后面的鱿鱼也进不来。
往往忙活一晚上,捞上来一网不足三十公斤。
后续还需要一个个往下摘,稍微用点力,鱿鱼的触角就会断,弄得一身墨汁。
摘完之后存活率不足三成。
人要是忙活一晚捞了三十公斤,最后回到渔港,卖上价的只剩十公斤,赚个二十块钱,扣除成本,还得往里搭钱。
总而之,难就难在,找不着,找到了,捞不着,捞到了,损耗大,最后成了亏本买卖。
平常一船最多捞个五十公斤,现在蔡宏达开口就是两万斤,摆明了就是要让他们难堪!
想到这,江勤民长叹了一口气。
“林斌,这笔买卖不能接!”
“蔡宏达肯定憋着坏呢。”
江勤民凑到林斌耳边,压低声音提醒了几句。
蔡宏达见状轻哼了一声道:“怎么着?”
“开业给你捧场的第一笔订单,你们都接不住?”
“就这还好意思,标榜自己是贸易公司?”
“亏你们还好意思,请这么多领导过来捧场,结果区区两万斤鱿鱼,就给你们难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