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居民听说此事,纷纷出来作证,当日社戏,大成和尚点火祈福,现场有成千上万的人看到,绝不可能去府衙盗银,定是有人栽赃陷害他!
捕快们抓不到人,又见民意汹汹,最好只好拿着当地民众请愿的几份证明大成和尚盗银查无实据,恐被栽赃冤枉的万民书回去交差,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此事之后,大成和尚难觅踪迹,但他在本地名声大噪,都说他乃是神通惊人的大德法师。
脚夫们你一我一语,把大成和尚的事迹讲出,辞间对本地出了这么一位大人物颇有荣焉。
马政微微点头,不说什么,皇甫俊却拊掌大笑起来;
这和尚的神通我却不信,想那辽国两宗师,五日夜疾行两千五百里,也就是一天一夜走了五百里路,这已是疾逾奔马,旷古未有的异事了!
这大成和尚哪里冒出来的,想是勾结了府库的吏员,把库银监守自盗了,却编出个三步到徽州的故事!难不成比那七宗师还要厉害得多
脚夫们自然不服,那副手老吴叫道:皇甫郎君这话就过了!那大成禅师当时行事,无数本地村民可以作证,他能收买勾结一人,十人,却如何能收买百人,千人为他说话
皇甫俊一窒,他年纪虽不大,却因为家世见识过不少官场勾结,糊弄上官的勾当,这时直觉那大成和尚多半是个欺世盗名的大盗,但手无证据,一时却无力反驳脚夫们。
火堆边,唐烈若有所思,瞧向老吴:晚生有几个疑惑,请教吴老。
老吴连忙答道:请教二字不敢当,唐公子有话请说。
那晚徽州府库,失窃的是十万两雪花银
这第一个问题就让脚夫们面面相觑,的确,十万两银子按宋制,有六千多斤!
说到轻功神通能不能让人三步从这里走到徽州府衙,脚夫们确实扯不清楚,但是说到载重量,他们可就太专业了!
六千多斤的银子,如果纯靠肩挑背扛的话,他们这小三十号人全上,一趟都运不完!
哪怕用时下流行的太平车来拉,没有几十头大牲口,一二十辆车子,也决计拉不走。
脑海里有了这个具体的概念和画面,再要想象一个和尚就提着这么大体积和重量的东西,从徽州府衙三步走回这里,脚夫们沉默了......
唐烈又问道:晚生没见过那大成桥,不知是几孔的
这个问题好答,脚夫们经常来回营生,见过那桥,是一座单孔高拱的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