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当别的同级研究生还在图书馆里苦苦钻研基础理论,为第二年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而焦虑时,梁国明和余红斌早已未雨绸缪,早早开始为沈南初物色最适合的导师人选。
\n
好马得有好的伯乐。
\n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且一致,那就是考古界泰斗、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沈渊教授。
\n
沈渊教授在考古界的名头可谓如雷贯耳,是真正的国宝级学者。
\n
只是近些年来,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骊山陵墓的勘探与研究工作中,常年驻扎在考古一线,风餐露宿。
\n
直到最近,因为年事已高,加之积劳成疾,身体有些吃不消,才在组织和家人的强烈要求下,返回京城家中休养。
\n
沈教授学问虽大,脾气却也颇有些古怪,尤其近年来,他一心扑在重大课题上,早已明确表示不带学生,觉得费心费力,耽误他的研究时间。
\n
为了让这位“老神仙”破例,收下沈南初这块璞玉,梁国明和余红斌可算是下了血本,绞尽了脑汁。
\n
两人先是郑重其事地联名写了推荐信,详细列举了沈南初堪称“神迹”的学业历程、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在考古实践中展现出的惊人洞察力,以及她对考古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n
信送去后,如石沉大海。
\n
梁国明坐不住了,决定亲自上门拜码头。
\n
他提着好不容易弄到的特级龙井,敲开了沈渊教授位于京大附近那座清幽小院的门。
\n
沈渊倒是没把他挡在门外,客客气气地请他进了书房。
\n
书房里堆满了书籍、拓片和各种陶罐碎片,几乎无处下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