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进入了山洞。至于山洞里有没有暗河,他们还不清楚。
\n
两人划着船进入了山洞,洞口上边垂下来的这些藤蔓,都能碰到头顶了,怪不得平时没有人发现这个山洞。
\n
进入山洞之后,发现山洞的一面山壁挨着水,另一面地势稍微要高上一米多,就是不知道等到了丰水期,这水能不能漫上去。
\n
浅水湾的水在进入山洞大约十几米,在水快到头的位置有一个石头桩子。看样子,这个石头桩子是人为安装的,目的就是让人系船。
\n
虽说水岸要高出水面一米来高,但停船的这个地方,却是个缓坡,可以在这里上岸。
\n
可以说老祖宗真的很贴心,虽然知道自己留下来了传承,孩子们也都是在山里长大,向大山讨吃食。却还是贴心的把栓船的桩子,装在了这个缓坡处。
\n
王巧妮和张大山上了岸,继续打量着这个山洞。这里只是山洞的一角,山洞的走向是向着南边,也就是大河的方向延伸的。
\n
而且这个山洞越往里走,感觉地势越高。地势高了好,遇到发大水,也不用担心水会把山洞淹掉。
\n
随着两人的深入,渐渐的山洞的光线越来越暗。他们取出来火折子,点着了随身带来的蜡烛。
\n
两人在山洞里发现了一个石门,这个石门和山体是同一种材质的,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要不是他们是专门来探索这个山洞的,又有系统的提示,可能还真的会将这个石门给忽略掉。
\n
因为这个石门不光是和四周的石壁一个材质,关键石门的表面,还不是光滑的,而是和石壁一样,凹凸不平的,甚至这些凹凸的地方都是配合着四周的山壁。
\n
等着王巧妮和张大山打开石门,先将蜡烛插在了一根长棍上,将蜡烛递了进去。发现密封了这么久的山洞,居然通风良好,看来这个山洞也有通风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