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了嘛,时间完全够用。如果怕男方因为守孝时间长退婚,也会在热孝期间,嫁出去,让孩子按外嫁女的规矩守孝。
\n
而那些所谓命硬克夫的,还没等结婚,未婚夫死了,也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找下一个。就算是再死一个,没人敢娶,也还有官府保底呢。虽说这人选肯定不咋地,可对于古人来说,一个克夫的女人,能嫁出去,不用当老姑娘,还挑什么呢。
\n
像王巧妮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等到最后由官府解决。村里热心的婶子大娘,就帮着开始张罗了。
\n
虽然在现代社会她是个不婚主义者,可那是因为不结婚她也可以生活的很滋润。没有家庭负担,没有养吞金兽,只要不买什么奢侈品,她的工资根本花不完。
\n
在古代,情况就不一样了。还是要入乡随俗,不要显得太另类了。除了庙里的尼姑女冠,到了年龄都要结婚的。可这年头就算是出家,也要考核的。听说大齐刚建国那阵子,针对三十五岁以下的尼姑女冠进行了一次考核,没有通过的,都安排嫁人了。
\n
因此上对于婶子大娘精挑细选出来的结婚对象,王巧妮不像在现代社会那样排斥,也会和她们商讨一下。
\n
张大山也在这些人选里边,其实张大山在这些婶子大娘眼里,可真不是个好的人选。
\n
父母双亡天煞孤星一般的存在,如果把闺女嫁给他,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更何况,张大山住在山洞里,连个正经的屋子都没有。这也是张大山都二十好几了,还没成婚的原因。
\n
疼闺女的,看不上张大山,那些想卖闺女的,张大山也看不上。
\n
为什么这些婶子大娘要把张大山也加在人选里呢,主要是凑数。就算是张大山孤身一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头住山洞,可他打猎好,跟着他能经常吃肉。更何况,王巧妮也不一定能看得上张大山呢。\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