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围、驽箭射、火枪打等等,但至今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方法的人已经不多,天石谷公认的好猎手,则全部出在被公认为“外拐户”的赖石山村。
\n
赖石山村坐落在天石谷东北角的一座石山下,共有三十六户人家,据说都是外来户。但据史道长考证,这三十六户人家的先祖,原是禹氏先祖的贴身护卫。几十年前,土司府引进大烟,叫天石谷所有人家都要种,有十几户人家却抵死不从,说大烟是第一害人的东西。土司府收回了那十几户人家租种的田地,想逼迫他们服从。没想到十几户人家中竟没有一个软骨头,相约搬出了原来居住的白石寨,到离土司府有小半天路程的一座石山脚下,起房造屋开渠引水安家落户。正准备在石山西南一条小河边的荒地上开荒种地时,土司府又派人去干涉,说这荒地也是禹土司家的,他们没有权利胡乱开垦。十几户人家只好靠打猎、养蜂、挖药材、采野生菌和编些竹篾用具维持生计,好在土司府这次没有再派人去干涉,说整个九鼎山都是他们家的。
\n
自从种大烟后,天石谷绝大部分人家就不再为吃穿用度发愁,都笑话那十多户被叫作“外拐户”(不晓得是哪个发明的叫法,大概是“肘子朝外拐”的意思,但肯定不是禹三少爷)的人家,是不识牛大羊小猪肥狗瘦肉香屁臭的“老憨包”,一年到头撵山挖药找菌子累到半死自讨苦吃。几十年来,除了向上善观(赖石山村人不去教堂,也不敬奉土主)和对赖石山村比较友善的人家,用野味、皮毛、药材和竹篾用具,换些必须的粮食、煤油、铁器等(他们吃的盐巴是九鼎山中特产的“石头盐巴”,茶叶是九鼎山中的野树茶,穿的衣裳是用自己纺织的火草布和兽皮做成的,据说就连他们打猎用的火药也是自己造的,也有人说是史道长教他们造的),外拐户极少跟外人交往,也不通婚,嫁娶都是在十几户人家中选择,所以所有同辈人都是“亲家”或“亲家母”,亲上加亲血脉相连,从几十年前的十几户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六户,从七十几口人增加到二百二十几口人。
\n
在前两代土司眼里,赖石山村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赖石山村的人口,就像山里的野兽一样,不论多少,也是不能“算数”的。但禹成土司私下交代过廖总管,赖石山村的皮毛、药材、野味等,只要他们愿意卖给土司府,就全部收下,也不用讨价还价。但是几十年来,赖石山村人从来没有卖过东西给土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