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土司也并不一定非读书不可,何况普通老百姓的娃娃。禹老土司、也包括更早的好几代土司大字不识,照样当了十几年、几十年土司。“很有学问的”禹三少爷,到老远的禹鼎镇和大老远的县城读了好几年书,除了嘴巴子会说会讲,也不见有啥子了不得的地方,甚至还有大大不如一般人的地方。比如快三十岁了还不讨婆娘,比如最终当不上土司,还因为墨水吃多了脑子糊涂(像禹二少爷酒吃多了一样),烧了禹鼎镇的特货统运处还想去当“炮灰”,结果变成了个跛子。欧麦嘎师傅据说也是“也有学问的”,但说起话来还不如一般人流利,爱读的书好像只有一本破破烂烂的洋文《圣经》,据说会写的中国字,还没有从来没有读过书也从来没有被公认为“有学问的”大东巴迪尼体古多。连禹老土司那样的人物都可以大字不识,一般人读书有啥子用?在天石谷,六岁以上的娃娃,就要开始帮家里做事,能干的算得上半个劳动力,都去读书了,谁来放羊子?谁来找猪食?谁来拾柴禾?……在话场子里谈论学堂的时候,有胆大的就悄悄建议,找几个更胆大的人,去鼓动那些游民懒汉二流子造反,让土司府造不成学堂。也就说说而已,根本找不到比提这个建议的人更胆大的。何况即便那些游民懒汉二流子真的造了反,下一步代替造反者去吃好饭领工钱喝凉水挨皮鞭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n
自从土司夫人变成夫人土司后,土司府的下人们就开始怀念禹成土司时代悠闲散漫的日子。禹老土司的葬礼、销大烟、分田地、建义仓、修学堂,一台接着一台。早上自鸣钟敲响六下,土司府所有下人就得起床,照廖总管的安排该干啥子干啥子,偷懒耍滑的警告三次,三次后就喝凉水挨皮鞭。还规定晚饭之前不准喝酒(重要节日和场合例外),吃饭不准用手抓,不准打赤脚,不准敞肚皮,不准戴歪帽,不准讲脏话骂人(没提不准用鞭子抽人),不准乱吐痰,不准用袖子擦鼻涕(禹大少爷例外);吃饭之前要洗手,早上起床要洗脸,晚上睡觉前要洗脚等等。还好没有规定每个人也要像她、三少爷和九小姐一样,早上刷牙晚上也刷牙。好多下人觉得这个叫“刷牙”的习惯相当古怪,口吐白沫的样子让人恐惧、恶心。土司府中最忙的,当然是廖总管,他从来就是土司府中最忙、也是最能干的人。在禹老土司时代,廖总管虽然也忙,但总挤得出“打野”找女人的时间,如今却连上茅房都要跑着去。土司府下人中最不怀念禹老土司时代的,应该是长皮。从前成天在土司府大门口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