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子要由一个“白泥浆引绳人”的后裔来讲,据说大烟就是他们那一国的“鸟话人”首先运到中国来的。)接着讲禹老土司“不准再种大烟”的遗嘱,啥子深明大义啦,忧国忧民啦,英明果断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啦(史道长讲,这句话就是那个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讲的。禹三少爷却瞪着史道长的后脑壳直摇头,很不同意的样子),慈悲啦,向善啦,积德啦,造福啦,等等之类。意思只有一个:今后坚决不能再种大烟。话的意思大部分人是听得懂的,搞不懂的是,种了几十年的大烟为啥子一句话说不种就不种了。最令人不舒服的是,三个人的讲话太长了,秋日下午的太阳仍然毒辣,人人一身大汗十分难熬。好不容易终于讲完了,禹三少爷的最后一句话,马上引来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
\n
禹三少爷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大家从此要改过自新,发奋图强。这句话,准确说是最后四个字,让人马上联想到一个十分可笑的场景,这个场景源出于禹三少爷的一句笑话:史若水骑在墙头子上拉稀——发粪涂墙。
\n
禹三少爷却没有笑,一本正经地站在那里。史道长大概晓得那四个字的来源,脸上有些泛红,斜着眼睛轮了三少爷两眼。不过这次笑得不长,不过瘾,大家看见夫人土司向前走了两步,笑声马上就止住了。
\n
夫人土司指了指堆在石灰坑边的麻包,脆声说:这些是土司府剩下的所有大烟,今天当众销毁。
\n
许多人还没听明白“当众销毁”是啥子意思,就见夫人土司朝守在水沟边的两个下人挥一挥手,喊了一声“开始”。两个下人就扒开沟帮上的豁口,浑黄的水流沿着斜坡上的水沟直冲进石灰坑里,一片不绝于耳的“嘶嘶啦啦”的响声,石灰坑里蒸腾起灰蒙蒙的雾气。不到一顿饭功夫,水就漫过了石灰,石灰坑更加剧烈地沸腾起来,翻腾起无数潦泡,随生随消。蒸腾的热气弥漫开来,熏得守在坑边的土司府下人大汗淋漓,却一个个直立不动,只偶尔扭过头来看一眼夫人土司。许多人以为“虎口消炎”的好戏终于开场,东张西望地寻找着传说中养在上善观秘室中的那只老虎,胆子小的直往人群里钻。
\n
又过了一顿饭功夫,夫人土司对守在水沟边的下人挥了挥手,喊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