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中医坐堂,病人对坐,望闻问切,药到病除。
\n
中医坐堂的第一人,应该是东汉名医张仲景。
\n
东汉末年,天下板荡。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n
当年张仲景为长沙太守,又因精通医术,悬壶济世,所以经常有百姓到公堂之上找他看病。
\n
当然,这是有时代原因的,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病。
\n
医学需要实践,不实践,医术就得不到提高。
\n
所以张仲景就想了个法子,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们进来,他端端正正坐在公堂之上,挨个为民众诊治。
\n
这就是“坐堂行医”的典故。
\n
所以后人就将中医看病卖中药的地方称之为“堂”。
\n
中医不仅有历史,更有情怀。
\n
传承至今,最为知名的当然是两大堂:“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
\n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比如四百年不倒的“陈李济”。gd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而最出名的陈皮就出自“陈李济”。
\n
陈皮原料以新会柑皮最佳,每年冬柑收获,“陈李济”必定派人前去采购。回来后按收购年限分类放置,于木楼之上进行加工,如此才能成就质量上好的陈皮。
\n
又如“忠义之店叶开泰”。“叶家药铺开业,只图国泰民安。”叶氏家族最著名便是两广总督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掳去,不堪受辱服药自杀,保持了民族气节,这也为叶开泰大大赢得了声誉。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