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才问题。
\n
在这个时代,因为战事频繁,且武人地位较高,勇武,猛卒升官的速度是很快,可勇武之人,或许很擅长陷阵冲锋,但是带兵却未必能行。
\n
只是这些人立了军功,你却不能不提拔,可升任中高层后,他的实际水平,很大概率,是不足以支撑其的军职。
\n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这些底层厮杀上来的军将,很多人都是大字不识,没什么文化的人,这种人,心无畏惧,兵变的主力,大部分皆是这种人。
\n
因此,陈从进现在想办一个武学,或者说讲武堂一类的东西,先期可以规模小一点,比如先找一些孤儿,或是家中困难的孩童,由幽州的教谕来教他们读书识字,不用教那些经典,只要认字,懂的文墨既可。
\n
同时,还可以让军中因伤残而退下的军卒,教他们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练,学制可以定位三年,或是五年,等学期满后,可以再进行一些高级的军事知识。
\n
而且,这个武学堂,也可以让队头及以上的军官进行学习,主要学一些后勤,治军,管理方面的事。
\n
陈从进将自己心中所想,告知几个心腹部下,对此,王猛的回答,依旧不出陈从进的预料。
\n
“大帅,这年头,打仗这事,还用学吗?这仗打多了,自然就会了,别人去不去,那我不知道,但我肯定不去学。
\n
至于那些娃娃兵,等他们长大了,这天下都变成什么样都不知道,还有大帅担忧的兵变,我觉得,那都是以前那些节帅,不办人事,但我相信,以大帅在军中的威望,没有哪个敢不开眼的造次。”
\n
陈从进没好气的说道:“知道什么叫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还有你不去,等学堂办成,你就给老子去当第一批学生。”
\n
“大帅……”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