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理,如同散乱的拼图,在顾彦舒夜以继日的钻研下,一点点在他脑海中拼凑成型,逐渐融会贯通。
\n
他对《易筋锻骨篇》的理解,也从最初的懵懂无知,渐渐窥得门径。
\n
理论既明,实践便提上日程。只是翰林院事务繁重,林府又人多眼杂,顾彦舒只能选择在每日五更天,天色将明未明、府中众人尚在沉睡之时,悄然起身。
\n
这一日,深冬清晨,寒气刺骨。
\n
西跨院小小的庭院里,霜华满地。顾彦舒仅着单衣,立于清冷的晨光中。他摒弃杂念,按照《易筋锻骨篇》所载的起始桩功——“混元桩”缓缓站定。
\n
双脚如根深扎大地,脊柱如龙节节拔伸,双臂虚抱于胸前,掌心相对,似拢非拢。
\n
意念下沉,引气归元。他默诵着心法口诀,尝试引导那若有若无的“气感”,沿着书中所述的特定路径——从足底“涌泉”升起,过“三阴交”、“血海”,沿大腿内侧上行,汇于“气海”丹田,再分注四肢百骸……
\n
起初,只有肌肉拉伸的酸胀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他对呼吸节奏、意念引导与身体姿态配合的日益精熟,一种奇异的温热感,开始在他小腹丹田处悄然滋生。那感觉极其微弱,如同寒夜中的一点火星,却无比真实!
\n
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n
一年多后的某个清晨,依旧是霜寒露重。
\n
顾彦舒做完一套连贯的、融合了导引拉伸与桩功的“易筋十二式”。收势之时,他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放松。
\n
体内那股经过一年苦修,已从微弱火星壮大为涓涓暖流的温热气息,此刻正活泼泼地在四肢百骸间流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通泰舒畅之感。
\n
他心念微动,尝试着将这股暖流,按照《易筋锻骨篇》中所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