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翰林院的青砖灰瓦在深秋的霜气里愈发显得肃穆清冷。顾彦舒的日子,如同上了发条的机括,被切割成无数密不透风的碎片。清晨五更雷打不动的《易筋锻骨篇》吐纳导引,淬炼筋骨;
\n
白日里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埋首校勘,笔耕不辍;午后常被同僚或书院旧友拉去参加各类文会诗宴,维系着士林人脉;
\n
入夜后,则是在林府西跨院那方小小庭院中,借着清冷月色,一遍遍演练那本《剑术基础》。
\n
剑,是父亲遗物乌木剑匣中那柄未曾开锋的古剑。剑身沉静,映着月色,流淌着幽冷的光泽。
\n
《剑术基础》所载,不过是刺、劈、撩、抹、点、崩、截、绞等最朴实无华的招式,并无半分花哨。顾彦舒却练得一丝不苟。
\n
每一次直刺,力求剑尖凝聚一点寒星,手臂筋肉如弓弦绷紧,明暗二劲流转不息;每一次劈砍,腰马合一,沉肩坠肘,劲力由脚底升腾,贯通脊椎,直达剑锋,隐隐带起破风锐啸;
\n
每一次格挡截击,手腕翻转如灵蛇,筋骨齐鸣的微响在寂静夜空中清晰可闻。
\n
他将翰林院中参悟的经义道理融入剑理,将《易筋锻骨篇》锤炼出的沛然气血与筋骨力量灌注于剑锋。
\n
三年苦功,这套最基础的剑招在他手中,早已褪去了匠气,化作了身体本能的延伸,迅捷如电,沉稳如山,圆转如意。一招一式,简洁凌厉,蕴含着千锤百炼的杀伐之气。
\n
然而,缺乏真正的生死搏杀,终究如隔靴搔痒。每每收剑静立,顾彦舒抚摸着冰冷的剑脊,心中总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虚。
\n
这身足以开碑裂石的暗劲巅峰修为,这套趋近化境的剑术根基,竟如同锁在匣中的明珠,空放光华,却无处试锋。
\n
他渴望实战,渴望感受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