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的招待所,确实名不虚传。
独门独院,青砖灰瓦,房间里虽然陈设简单,但一尘不染,床单被褥都散发着阳光和肥皂的清香。
这对于坐了两天两夜火车的叶凡三人来说,无异于天堂。
然而,叶凡心里清楚,招待所终究是招待所,不是家。
他想要在北京立足,首先得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一个能让柳如雪和柳如霜,安心读书,不用寄人篱下的地方。
安顿下来的第二天,叶凡便提着两瓶从东北带来的“黑土地”牌高度白酒和几斤野山珍,登门拜访了周怀安教授。
周教授的家,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属楼,两室一厅,屋子里堆满了书籍,显得有些拥挤。
“你小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周教授嘴上嗔怪着,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灿烂,拉着叶凡坐下,像是对待自己的子侄。
叶凡说明了想在北京买个住处的想法。
“嗯,这是个正事。”周教授点了点头,“你们三个人,招待所确实不方便。不过,现在北京的房子,可不好弄。私下买卖,那是投机倒把,要被抓的。”
“我明白。”叶凡说,“所以才来请教老师,有没有什么正规的渠道?”
周教授沉吟了片刻,扶了扶眼镜:“渠道嘛,倒是有。现在国家为了吸引海外华侨和高级知识分子回国,有一个‘侨汇房’政策。用外汇,可以从国家手里,购买指定的房产。你有港商的合资公司,搞到外汇应该不难。只是……这中间的手续,很复杂。”
他起身,从一个带锁的抽屉里,翻出一个电话本,找到一个名字。
“我给你介绍个人。市房管局的,叫钱振华。他是我一个老战友的儿子,为人还算可靠。你去找他,就说是我让你去的,让他按政策给你办。不过,能不能成,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还得看运气。”
有了门路,事情就好办了一半。
第二天,叶凡便带着柳如雪姐妹,找上了门。
钱振华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对周教授介绍来的人,自然是客客气气。
他查了查手头的房源档案,面露难色。
“叶同志,不瞒您说,现在空置的房源,实在是不多。要么,是这种‘筒子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厕所,你们三个人,怕是住不惯。”
他指了指图纸上那种鸽子笼一样的建筑,柳如霜的小脸立刻就皱了起来。
“要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