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国哥,这不是多记俩工分的事。”叶凡摇了摇头,“人是最不靠谱的。今天他心情好,配得准;明天他跟婆娘吵架了,心不在焉,配得乱七八糟,谁能保证?咱们要做的是长期买卖,要的是稳定可靠的质量。所以,咱们必须得有一套规矩,一套不靠人情、不靠心情,谁来了都得遵守的铁规矩。咱们得建一条……生产线。”
“生产线?”李金虎和赵卫国面面相觑,这又是个新鲜词儿。
“对,生产线。”叶凡把烟头在石头上摁灭,“简单说,就是把整个生产过程,拆分成一个个固定的步骤,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步,用机器和流程来保证质量,而不是靠人。”
接下来的半天,叶凡就领着村里的主要劳力,在采石场上比比划划,开始了他的“工厂化”改造。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配料。
采石场上,被当做“废料”的角闪岩和被当做“宝贝”的磁铁石英岩堆成了两座小山。
叶凡让木匠老王头,带着几个徒弟,用厚木板做了两个巨大的漏斗。
这两个漏斗并排架在高处,下面对应着一条用木板和滚木做成的简易传送带。
“这两个漏斗,一个装黑石头,一个装绿石头。”叶凡指着漏斗,“漏斗的出口,用插板控制。如霜!”
“到!”
柳如霜立刻像个得到命令的士兵,挺直了腰板。
“你的任务,就是计算出插板的开口大小。”叶凡的语气不容置疑,“根据你试验出的最佳配比,比如三比一,你就去计算,当两个漏斗的插板同时拉开时,要让它们流出来的石料体积比,正好是三比一。这个计算,要精确到毫米!”
这一下,把柳如霜给难住了。
这涉及到流体力学和物料的安息角,是她知识范围之外的东西。
但看着叶凡信任的眼神,她咬了咬牙:“凡哥,我……我试试!我今晚不睡觉,也一定把它算出来!”
柳如雪心疼地看了妹妹一眼,又看了看叶凡。
她发现,叶凡似乎总能用这种方式,逼着妹妹去接触和学习新的东西,这种成长,比死读书本要快得多。
解决了配料,第二个难题是混合。
“光从漏斗里下来,混合得肯定不均匀。”叶凡指着传送带的末端,“在这里,咱们得加一个搅拌装置。”
“搅拌?咋搅拌?用大铁锅炒吗?”赵卫国挠着头,他实在想象不出怎么“炒”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