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段长,我就是个出馊主意的。真正的大功臣,是她。”叶凡自豪地介绍道,“柳如霜,我们黑山屯未来的大学生,也是我们采石场临时的‘地质工程师’。这个配比,是她带着人,没日没夜地用大锤一下一下砸出来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穿着朴素、脸上还带着些许灰尘的清秀姑娘身上。
陈建国扶了扶眼镜,锐利的目光落在柳如霜身上,那眼神,不再是看一个普通村姑,而是带着几分对专业人士的审视。
“小姑娘,你来说说,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柳如霜被看得有些发怵,但一接触到叶凡鼓励的眼神,她深吸一口气,挺起了胸膛。
她想起了叶凡教她的那些东西,想起了自己这几天翻烂了的课本。
“陈……陈段长,”她开口了,声音虽然还有些发颤,但思路却很清晰,“我的理论依据,是……是‘级配理论’和‘应力分散’。我们把硬度最高的磁铁石英岩当做主骨料,它负责承担主要的垂直压力。然后,我们用硬度稍低、但韧性更好的角闪岩作为次级骨料,填充在主骨料的空隙里。这样一来,当冲击力下来的时候,不会形成点对点的硬性接触,而是通过角闪岩这种‘弹性介质’,将应力迅速分散到周围更大的区域。同时,两种石料不同的形状和摩擦系数,也让它们之间产生了更好的‘嵌锁效应’,所以道床整体性更好,不容易变形……”
她越说越顺,甚至还用上了几个从书本上看来的专业名词。
虽然有些地方还略显稚嫩,但那份专业和自信,却是装不出来的。
整个试验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小姑娘的“专业报告”给镇住了。
陈建国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他看着柳如霜,眼神复杂,最后,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站起身,对着柳如霜,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说得好!级配理论,嵌锁效应……小姑娘,了不起!真是英雄不问出处啊!”他转头对叶凡说,“叶同志,我收回我之前的话。你们不是在胡闹,你们是在搞创新!是在解决我们铁路部门的大难题!”
他走到叶凡面前,伸出了手:“你们的‘复合型高强度道砟’,我们铁路工务段要了!不仅要,还要签长期合同!价格,也不能按原来的算。这种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必须有技术含量的价格!在原来两块钱一方的基础上,我给你们加五毛!两块五一方,怎么样!”
两块五!又涨了五毛!
赵卫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