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推了推鼻梁上的金边眼镜,目光温和却锐利地打量着柳如霜:“小姑娘,听叶副村长说,你对这里的地质情况很有研究啊。”
柳如霜略带羞涩地笑了笑:“冯教授您过奖了。我就是跟着县地质队的石伯伯学了点皮毛,平时喜欢瞎琢磨。跟您这样的大学问家比,可差远了。”
她这番话,既谦虚,又巧妙地点出了“石队长”这个信息源,增加了可信度。
林振华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也不插话。他相信冯教授的专业判断。
柳如霜引着冯教授来到一处刚开采出来的作业面,指着那些裸露的岩石说:“冯教授,您看,我们这里出产的石头,主要就是这种。我们都叫它‘铁石头’,因为它确实含点铁,比普通的山石硬,也沉一些。”
她拿起一块黑灰色的、夹杂着不少石英颗粒的岩石递给冯教授:“像这种,就是最常见的。我们之前也请石伯伯他们看过,他们说这叫‘磁铁石英岩’,含铁量不高,大概也就百分之二十几,而且里面的二氧化硅含量太高,冶炼起来很不划算。”
冯教授接过石头,仔细端详,又从地质包里拿出放大镜和地质锤,敲下一小块,在手心捻了捻,点了点头:“嗯,确实是磁铁石英岩,品位不高,硅质成分较多。”
他的判断与柳如霜说的基本一致。
柳如霜又引着他看了几处不同的地方,分别介绍了“角闪磁铁矿”、“含黄铁矿石英脉”等几种“特色”岩石。
她介绍的时候,不时地翻开自己的记录本,指着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标注清晰的草图和数据,说得有条有理,仿佛这些都是她长期观察研究的成果。
“冯教授,您看这块,”柳如霜拿起一块表面泛着黄铜色光泽的石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当初我们发现这种石头的时候,还以为是金子呢!高兴了好几天,结果石伯伯一看,说是黄铁矿,就是硫化亚铁,看着亮,其实不值钱,村里人还给它取了个外号叫‘愚人金’。”
冯教授接过那块“愚人金”,用小锤敲开,看了看新鲜的断面,微微一笑:“呵呵,硫化铁,确实容易让人误解。不过,有些黄铁矿中也会伴生有益组分,比如铜、钴,甚至金。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看赋存状态和含量。”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柳如霜的说法,又保留了进一步探究的余地。
林振华在一旁听着,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冯教授的表情一直很平静,看不出什么端倪。
难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