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知道,这些书,正中叶凡下怀。
黑山屯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很快就办了起来。叶凡亲自担任“主讲”,李金虎、赵卫国,还有厂里几个技术骨干都成了“学员”。
韩东升也每天都来“旁听指导”。
叶凡讲课,确实是“毫无保留”。
从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到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讲得细致入微。
他还结合黑山屯的实际情况,分享了许多“土办法”、“小窍门”。
韩东升听得很认真,笔记也记得密密麻麻。
他发现,叶凡讲的这些东西,确实有独到之处,很多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之谈。
然而,几天听下来,韩东升渐渐感觉有些不对劲。
叶凡讲的,确实都是真东西,但似乎……又都是一些可以公开的“表面功夫”。
涉及到最核心的菌种培育的某些关键参数,或者培养基中某种特殊添加剂的配比,叶凡总是巧妙地一语带过,或者用一些模糊的词汇来形容,比如“适量”、“少许”、“凭经验掌握”。
当韩东升试图追问这些细节时,叶凡就会一脸歉意地说:“韩秘书,这些东西,确实有些只可意会不可传。主要是靠长期实践积累的手感和经验。我们也在努力把它数据化、标准化,但这需要时间。”
旁边那些“学员”,比如李金虎和赵卫国,还会帮腔:“是啊,是啊,韩秘书,凡哥说的对。就像咱们庄稼人种地,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有时候就是凭感觉。”
王大壮更是憨直地补充:“俺娘说了,好厨子教徒弟,都得留一手绝活,不然徒弟饿死师父!”
这话一出,课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韩东升的脸,则青一阵白一阵。
他感觉自己又被这帮“泥腿子”给耍了。
就在韩东升一筹莫展的时候,秦武那边派人给叶凡送来了关于钱明远更详细的调查资料。
“凡哥,五哥查到了。”二柱压低声音,神色凝重,“这个钱明远,在调来咱们县之前,在地区主管过一个国营农场的基建项目。据说,那个项目,从预算到施工,都有不少猫腻。后来项目出了安全事故,死了人,事情被压下去了,但钱明远也因此被‘下放’到了咱们县。五哥说,这个人,手脚不干净,而且心狠手辣,为了往上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叶凡看完秦武送来的密信,眼神渐渐冷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