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张学强见了戴红箍的还有点发怵,自己站在路边,让三亮推车进去。
\n
老大妈立刻从脚边木头箱子里拿出一对栓绳子的竹片牌子。
\n
这牌子都烙烫有编号,挂在车把上一半,另一半交给车主。
\n
回来取车的时候,两半牌子必须对上,否则不让走。
\n
当然遗失了木牌更麻烦,那就得去派出所处理了。
\n
锁好车,二人拎着两大包衣服、吃喝,这才进了棕榈斜街。
\n
这地方本地人都爱叫王广福斜街也叫王寡妇斜街,可路牌上却写着棕榈斜街。
\n
周边几个胡同,在解放前都属于有钱男人爱来的地方。
\n
张学强还记得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这里路两边店铺林立非常热闹。
\n
可现在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小卖部、茶馆,路面不宽,青灰色砖房林立,显得非常陈旧。
\n
二人走到一座石头拱门之前,门楣上镌刻着一品香澡堂五个大字。
\n
据说这澡堂元大都时期就有,经历了明、清、民国,一直到了建国后。
\n
现在是二层楼,外墙抹着水泥,看着特别老旧。
\n
张学强在门口的小窗口买票,里面人高声问道:“洗盆啊,还是洗池子?”
\n
这里有大盆与浴池两档,盆浴设在楼上雅间,有伙计伺候,费用是五毛二,过去都是一些名人、有身份的人享用。
\n
楼下是南北大长池子,分温、热和“特热”三池,价格便宜,才要两毛六,普通人多在此洗浴,虽说粗鄙一些,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