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的“小消息”,当然了他们也只是当做听个乐子,毕竟方言怎么说也是外行嘛,能够聊这些都不错了。
一边聊着,一边开,越靠近园路,街景便逐渐“城市化”起来:学院路沿线的“八大学院”外墙刷着红漆标语,首都医学院的白大褂身影、首都钢铁学院的机床轰鸣声,为这片区域注入了学术与工业的双重气息。
中物院所在的园路6号,恰好位于学术区与生活区的交界。
附近的副食店、粮站和职工食堂错落分布,穿着蓝布工作服的行人往来其间,还有自行车筐里的铝制饭盒叮当作响,俨然一幅七十年代科研大院的生活图景。
这里离学院路不过两公里,灰砖外墙的科研楼与红瓦顶的高校教学楼遥相呼应,门口挂着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木牌虽不显眼,却透着股庄重的神秘感。
车稳稳停在中物院门口,方言瞥见门口持枪卫兵目光如炬,正警惕地盯着自己。直到后排车门打开,朱同志和邓同志下车,卫兵才放松下来,“啪”地敬了个礼:“首长好!”
朱、邓二人点头回应,转身对方言笑道:“方大夫,多谢送我们回来!”
“不客气。”方言应着,顺势朝院内望去……
只见一面世界地图彩绘墙映入眼帘,“向科学进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勇攀科技高峰!”的标语赫然醒目,两侧行道树整齐延伸,透着股庄重的科研气息。
朱同志接着说:“就不请你进去了,订单稍后我会转给卫生部,定制保健箱就劳你费心了。”
方言点点头:
“明白。”
然后叮嘱到:
“您二位也别忘了我说的注意事项。”
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