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异:别说村里没有了,镇上都没见过。在京城的时候倒是见过,但也仅仅是见过。
「老二,照你的意思说,这外贸生意是可以做的?」老李不是很懂外贸生意,一直担心儿子拿不到回款。
「没错,可以做。而且利润还不低。如果能买到合适稀缺的苏联产品,没准还能再赚一笔。」李哲抓了一把瓜子,一边嗑瓜子一边继续说,「我和金哥以及另外两个合伙人商量好了,接着收购罐头卖给外贸公司。」
「你们卖货款的钱都买了苏联的货物,是不是还得重新筹集资金购买罐头?这次每个人掏多少钱?」
李哲摆摆手:「不用,上次我们凑的6万块钱还没花完呢。」
老李有些纳闷:「你不是说那批罐头的出厂价就超过六七万了?你们凑的钱怎麽还没花完?」
「爹,做生意的门道多的是。有的是先付钱再给货物,有的是只给定金就能拿货,等货卖完了再支付尾款。还有的甚至连定金都不付,直接是卖完货再给钱。」
李哲回忆片刻说道,「我们上次是买了7万7的货,支付了将近3万元的定金。现在手里还剩下3
万块钱,正好可以用来支付第2批货的定金。等第2批货变现后,再支付罐头的尾款。」
老李有些担心:「老二,这样做生意能行吗?我听着怎麽感觉心里有些不踏实?」
「我能理解您的想法。这种做法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在可控范围内,问题不大。」
实际上,李哲只是拿出一小部分钱去投资。不要说失败了,就是这笔钱一分钱都收不回来,对于他的影响也不大。
老李追问道:「那第2批送往外贸公司的罐头,你是想要现金,还是以物换物?」
这个问题李哲也在想。如果是要现金支付,这个周期相对长一些,短则10天,多则一个月。以物易物相对来说更稳妥,但前提是有合适的物资以及出手的渠道。
李哲已经囤积了一批化肥和农药,在蔬菜大棚没有扩张到一定规模前,他暂时不准备再购买农药和化肥。买得太多,储存不当也是个问题。
「李哥在吗?」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在!进来吧。」李哲站起身。
大棚的门帘掀开,白云笙抱着一个本子走了进来:「李叔丶李哥好!」
李哲搬了把凳子请对方坐下,笑着说:「白导,今天晚上吃饭怎麽没有看到您?」
「哎哟,李哥。我算哪门子白导?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