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以物易物(两章合一)
沈亚楠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中苏贸易目前的结算方式是以外汇为主,以物易物为辅咱们国家现在的外汇管制比较严格,所有出口创收外汇必须全额上缴,由国家外汇局统一调配。
以物易物是外贸公司和苏联的结算环节,等外贸公司出售了苏联产品,才能支付给咱们人民币。所以结算周期相对要长一些。」
李哲下意识地问:「那咱们能不能用货款额去购买苏联的产品?」
沈亚楠笑道:「这就是我要说的。如果用人民币结算,需要一周到一个月的回款期。
但如果要是以物换物,只要咱们交付了罐头,咱们就可以直接从朋友的外贸公司提货,别管是自用还是出售都可以,手续齐全。就看咱有没有兴趣了。」
李哲当然感兴趣了。
苏联缺少中国的产品,国内同样也缺少苏联的货物。最常用的就是化肥,
80年代,国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对化肥的需求大幅增长。虽然说国内的化肥工业也在快速发展,但产能仍然跟不上农业规模化需求,尤其是优质化肥,供应紧张。部分化肥,比如说钾肥还要依赖进口。
而反季节蔬菜对化肥的需求量很大,一旦大规模种植蔬菜大棚,很可能会面临用肥不足的问题,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这也是限制蔬菜大棚快速扩张的潜在问题之一,
而苏联的化肥产业发达,尤其是钾肥丶氮肥丶复合肥的产能和质量稳定。
其实不光是化肥,苏联的农用杀虫剂丶杀菌剂也很适合国内北方地区的蔬菜种植,可以弥补国内现阶段农药种类单一的短板,
农业机械就更不用说了,李哲现在还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农用运输工具,如果合适的话也可以直接从苏联兑换。
「二姐,如果以物换物,苏联里面都有什麽货品可以兑换?」李哲问道。
「主要有钢材丶木材丶化肥丶汽车丶机械一类的。当然还有飞机,不过这跟咱就没啥关系了。
现在外贸公司具体有哪些货我也不是很清楚,等明天咱们交货的时候,直接问我那位朋友。
有合适的话咱们就以物对物,如果没有合适的话,再要人民币。」沈亚楠解释道李哲点点头。对他来说有化肥就够了,即便这次没有,也可以请对方帮忙交换一些,以后合作的机会还多。
跟二姐谈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