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个难关,他们可能又不理解了,没准还得戳我们的脊梁骨。」
陈镇长皱了皱眉。他是体制内的人,对于这种情况很敏感。他知道谢厂长说的问题确实存在。
想做事,就会犯错!
李哲和金百万也有些打退堂鼓。如果低价收购了万安镇罐头厂的番茄罐头,谢厂长被工人扣上了「侵害集体资产「的帽子,那作为购买商,他们是不是也会被扣上「奸商「的帽子?
陈镇长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多年,哪里还看不出来?现在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
今年过年,李哲给自己送的那些礼就值几百块钱。自己今天亲自求上门,这两分钱的利润他肯定是愿意让的,但是考虑到背后的合伙人,他也不能说让就让。
谢厂长这边也一样。罐头厂的高层了解厂里的情况,也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把罐头卖出去回笼资金。但厂里的工人未必理解,这件事可大可小。就连陈镇长自己也不想背这个锅。
陈镇长望向一旁的李哲:「如果价格合适,您能收购多少番茄罐头?」
「5吨左右。」
「李老板,您看这样成不成?这两分钱的差价,由我们镇政府来补贴。这样您和合伙人能有个交代,罐头厂也不用赔钱低价销售。」
陈镇长算了一笔帐:一个罐头差价两分钱,1000个罐头差价20块钱,一吨的差价也才40。
李哲有些意外:「陈镇长,这不合适吧?」
陈镇长摆摆手:「没什麽不合适的。这罐头厂本身就是镇集体企业。一吨罐头补贴40元钱,5吨也不过才200块钱。用200块钱盘活一家集体企业,对于镇政府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陈镇长的语气越发笃定。他很清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一个罐头价值1块7毛2,一吨罐头价值3440,5吨罐头价值17,200块钱。
镇政府只要出200块钱,就能帮着万安镇罐头厂回笼17,200块钱的资金。这笔钱是能救命的。
如果错过了李哲这个大客户,镇政府再想帮助万安镇罐头厂复产复工,那可就不是200块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而且万安镇罐头厂也会向镇政府缴纳税金和部分利润,还能带动镇里的经济。无论是直接利润还是间接利润都超过了两百块钱。
说白了,这200块钱转一圈还会回到镇政府的帐上,顺带还能盘活一家镇集体企业,怎麽看都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