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代表了态度。这些人本身就在大棚里干活,种菜的技术肯定是有的。
况且,孙立国也不在乎他们赚多少钱,只要能按期偿还贷款就成。
「老弟,你看这样成不成,明儿个,你把想贷款的人集中在一块,我派信贷员下乡直接跟他们讲贷款政策。这样也省的你在中间传话担责任。」
李哲痛快地答应下来:「孙哥,我听您的。」
「那就明天上午,我让小张去趟大营村,你跟他也熟悉。」
敲定这件事后,李哲又和孙立国提起了继续扩建大棚的事。
年前,李哲在信用社贷了十万元,自己又添了一部分钱,加起来能盖20个蔬菜大棚,但因为天气太冷,施工难度较大,只建造了十个蔬菜大棚。
天气回暖后,李哲准备继续扩建剩下的十个大棚,在那之前,肯定要跟信用社打招呼,支取剩馀的贷款金额。
两人把事情谈妥,李哲坐车返回大营村。
卡车停在村北的路边。老李听到动静赶了出来。
见到老李穿戴整齐,李哲问道:「爹,您这是要去哪儿?」
「你不是订了一批桌椅吗?今儿个到日子了,我去瞅瞅制作的怎麽样了。如果桌椅都打造好了,用着也没毛病,就把桌椅拉回来。正好明天给你送到京城餐厅。」
「爹,上车吧,咱们一块去。」李哲说完,又招手叫来林小虎和李志强,让他们上了后车厢。
李哲和老李坐在副驾驶室带路。
老李叮嘱道:「到了地儿你先别说话,我再跟老杨讲讲价。我跟他在建筑队干那会儿,这老小子精得很。肯定还有还价的馀地。」
司机梁卫国好奇道:「李叔,您既然知道他要价高,为啥刚开始不跟他讲价?」
老李回答:「要是一开始把价压的太低,这老小子要麽出工不出力,要麽不用好料。你外行人再精明,也搞不过他一个内行。」
老杨头就住在邻村,卡车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停在一栋砖瓦房外。
老李走上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个五十来岁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老嫂子,杨哥在吗?」
「呦,是振华啊。老杨在隔壁院子忙活呢。我带你们过去。」
「不用了,您带孩子吧,我们自己过去就行。嘿,这孩子眼睛真大,看着就机灵。」老李摸摸小男孩的头,跟妇人告辞。
他向前走了几步,对着一旁的李哲说:「隔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