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也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进则退———」李哲有些犹豫,过了一会儿,压低了声音,「我真正担心的不是外面的人,有民兵在他们也折腾不出啥」
李哲虽说没点名,但老李和王秀英也明白了。王秀英有些纳闷:「在大棚里干活的都是亲朋好友,这有啥好担心的?」
李哲没有回答,反问:「爹,反季节蔬菜一直能卖到明年五六月份。到时候,您觉得自己能学全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吗?」
「应该可以。」老李原本就是个庄稼把式,「这大棚虽说有一定的门槛,但只要认真十一段时间,也都能学会。」
李哲继续问:「明年,让您自己建个大棚,您自己能不能干成?」
老李认真地想了一会说:「再学五六个月,应该没问题。」
「我也觉得没问题。而且不光是你,大棚里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不是太笨,他们都能单干了。」李哲摊摊手,往大棚里瞅了一眼,压低声音:「那您觉得,明年我能留住他们吗?」
老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地思考。他从九月份就跟着李哲干大棚,现在棚里的活基本都能上手,只是施肥丶打药丶蔬菜病害的事还拿不准。等明年五六月份,他觉得自己能学个七七八八,明年冬天自己建大棚肯定是没问题的。
现在工人的工钱加奖金有三四百,明年五六月份差不多能存一千多块钱。再去信用社贷款六千元,秋天就能建一座大棚,再挖一座大棚地基。等明年十一月份大棚的蔬菜赚钱了,就把第二个大棚建起来。这样,明年冬天至少能建两个大棚。
李哲现在四个大棚的菜混着卖,挣得多,支出也不少。他闹不准一个大棚能赚多少钱,但两个大棚加起来,保守估计挣个两三万没问题。
这利益太大了如果不是亲爹,他明年都打算自己单干了,何况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