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哲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年轻人有活力,有干劲,就有无限可能。
不过,年轻也不完全是好事,很多年轻人是听不进劝的,尤其是那种突然获得一些成就的年轻人。他们会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觉得「我还没努力就已经这麽厉害了,如果我真的努力,还有什麽做不成的事儿?」
而这些年轻人也往往出道即巅峰,一辈子都在走下坡路。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他很欣赏这个年轻人,他不希望这个年轻人固步自封,泯然众人矣。
「李老板,您的这几座蔬菜大棚我都看过,给我的感觉很震撼。每座大棚的温度都达到了20度以上,完全具备了蔬菜生长的需求。而且,您的这种大棚完全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我很看好它未来的发展。」
陈守耕眼中露出憧憬的神色,「我听周青禾说,您给这种冬暖式大棚里种出来的冬菜取了一个名字叫『反季节蔬菜」。我觉得这个词很好,很形象。
我也想为反季节蔬菜行业尽一份力。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您能给我划一块地,我想培育一些适合大棚种植的菜种。」
陈守耕的想法,李哲是乐见其成的。其实刚开始种蔬菜大棚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时代的种子跟后世的种子差别很大。
就拿西兰花来说,现在的西兰花只能采摘主球,副球的西兰花根本长不大;而后世的西兰花采摘完主球还可以采摘副球,不仅产量上去了,还延长了采摘期。
现在种反季节蔬菜的人还少,等过些年种反季节蔬菜的人多了,开始卷价格战了,种子的好坏会体现得更明显。种子好,病害少,品相好,产量高,盈利也会多,才能赚到钱。
如果种子的品种不好,病害多,品相差,产量低,你再跟其他人卷价格,那就只能赔钱了。差距就是这样积少成多,很多时候成败就在于细节。对于反季节蔬菜的育种研究,
越早越好。
但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分配的问题,李哲觉得还是提前说明白的好一一如果自己出钱出地,种子研究出来了,最后却不属于自己,那不扯淡吗?
「陈老师,我给您划一块地做育种研究没问题,但育种研究的成果如何分配?为了避免日后的矛盾,还是提前商量好比较合适。」
陈守耕搓了搓手,问道:「李老板,你觉得怎麽分配合适?」
这个问题,回来的路上李哲就想过了:「我们可以签一份合作研发协议,我出地丶出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