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而为,这说明于冬梅是个深明大义的人。
\n
为了给方翰民的女朋友寻找接收单位,于冬梅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发现目标单位,并通过交易,最终让宋玉萍顺利调入位于市区的双菱六中任教。
\n
知道了于冬梅为此付出的努力,方翰民跟宋玉萍十分感激她的帮助。
\n
但于冬梅仍旧不肯原谅方翰民,面对他的谢意,于冬梅冷冷地说:“感谢什么?我帮的是宋玉萍,又没帮你。”
\n
说完,于冬梅“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自那以后,她跟方翰民便不再联系。
\n
去年底,在方翰民的婚礼上,于冬梅不请自到,虽然还带着一些情绪,但她并未掀桌子,而是以昔日同窗的身份送上祝福。
\n
又过去快一年了,说实话,于冬梅刚才在电话中提到的事情,确实让方翰民很难办,但他如果一口回绝,未免显得太无情,毕竟当初在帮宋玉萍寻找接收单位的时候,人家于冬梅即使正在失恋的痛苦中挣扎,也竭尽全力相帮,今天,面对于冬梅的请求,方翰民无论如何不能让她太失望。
\n
但是,于冬梅本性清高,不愿让别人为她的事犯难,“你是大厂长,我可不想让你为这种事违背原则。”
\n
“违背原则的事当然不能做,我现在也不能给你任何明确的承诺,而且,还要给我一些时间。”在城乡差别明显的年代,为一个农村人在城里找事做,在缺乏人脉资源的情况下,谈何容易?但方翰民没有马上拒绝,免得别人说他无情无义。
\n
“那......好吧,时间不是问题,我哥在农村生活了那么多年,也不在乎再等一年半载。”
\n
为了双方在面子上过得去,方翰民既没有明确拒绝,也没给于冬梅任何承诺,他认为时间可以淡化一切,便决定采用拖延的办法,如果长时间没有结果,于冬梅又不好意思催问,她也许就主动放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